我們“將開始測試一個額外的選項,讓您可以選擇聊天的語氣,從更精確的(將專注于更短、更聚焦搜索的答案)到平衡、更有創意(為您提供更長、更健談的答案)。”
微軟公司將開始測試必應聊天機器人的不同語氣選項,使用戶能夠在接收更有創意或更專注于查詢的答案之間進行選擇,分別為精確、平衡或創意性回復。
微軟2月21日在其官方博客中表示,我們“將開始測試一個額外的選項,讓您可以選擇聊天的語氣,從更精確的(將專注于更短、更聚焦搜索的答案)到平衡、更有創意(為您提供更長、更健談的答案)。”“目標是讓您更好地控制聊天行為的類型,以最好地滿足您的需求。”
微軟還表示,2月17日引入的聊天限制(每次聊天5組對話,每天總共50次)是為了解決必應聊天機器人令人困惑且有時激進的回復。從21日起,對話次數增加到每次聊天6組對話,每天60次聊天。“我們的數據顯示,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將使您能夠自然地日常使用必應。”
“自設置聊天限制以來,我們收到了很多人的反饋,他們希望恢復更長的聊天時間,這樣您就可以更有效地搜索并更好地與聊天功能互動。”該公司表示。
接下來,微軟計劃將每日聊天總數上限提高到100次,并確保正常搜索將不再計入聊天總數。
微軟于2月7日發布了由下一代OpenAI語言模型提供支持的新版必應搜索引擎聊天功能,同時還推出了新版Edge網絡瀏覽器,其中包含兩個名為“聊天”和“撰寫”的新功能,可在邊欄中使用。
該公司在15日解釋了必應聊天機器人的奇怪行為,稱較長的對話可能會使AI感到迷惑,它試圖模仿用戶語氣。
微軟此前表示,它沒有完全預料到人們會將必應聊天機器人的較長時間聊天用作娛樂。該公司稱,放寬限制是為了在有利于這些聊天的“反饋”與防止機器人朝奇怪的方向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但問題的跡象可能要早得多。美國作家、Robust. AI公司創始人、紐約大學教授加里馬庫斯(Gary Marcus)和蛋白質分析企業Nomic副總裁本施密特(Ben Schmidt)發現,4個月前在印度對必應聊天機器人(代號“Sidney”)的公開測試中,長時間的會話產生了類似的奇怪結果,說明微軟之前就知道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