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高改芳喬翔倪銘
在蘇州吳中區,匯川技術1萬平方米的工業機器人生產車間內,產線員工寥寥無幾,一條條繁忙的全自動生產線描繪了一幅別樣繁忙的春耕圖。
在上海非夕科技頗具“硅谷風”的實驗室里,技術人員遙控機械臂一手持刀,一手拿叉自如地處理一只烤好的火雞,黑科技加持下的機器人將想象中的場景逐一落地。
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在政策支持下不斷探索前進,茁壯成長。作為我國六大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在引入國際先進研發基地與產品中心的同時,依托區域龍頭企業,快速實現機器人產業規;l展。
拓展業務布局
今年大力拓展業務布局已成為業界共識。
非夕科技剛剛舉辦了一場線上新品發布會,推出全球首款力控型并聯機器人玄暉等新品。“在某些工業場景中,操作上不需要那么大負載能力,也沒有過于復雜的動作要求,但需要較強的抗干擾能力,且對力控要求十分苛刻。為解決此類應用痛點,在我們擅長的力控技術基礎上,結合并聯機器人簡潔、敏捷性的玄暉誕生了。”非夕科技副總經理胡曉平說。在現場演示中,玄暉對一塊彎曲面板進行拋光操作一氣呵成。當工程師拿起曲面板上下左右晃動以模擬工作環境受干擾時,機器人的作業效率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匯川技術同樣新品迭出。今年是這家公司成立20周年,在這一特殊節點,他們趕在春節前舉行線上新品發布會,其中就包括該公司最新的220kg六關節重載機器人。值得一提的是,匯川技術是全球少數同時擁有機器人本體和核心部件生產能力的廠商,核心部件除減速機外全部自制。
在匯川技術蘇州基地的展廳內,首先躍入中國證券報記者眼簾的是匯川新一代SCARA機器人IR-S7手臂,它移動迅速,裝配精準。據匯川技術機器人產品部總監陳貴順介紹,該機器人較上一代產品運動效率提升20%以上,同時振動大幅降低,已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裝配產線。為進一步擴大機器人產能以匹配其高速發展,該公司在南京新建機器人生產基地,第一期產線投產之后,蘇州、南京全部機器人最大產能達到12萬臺/年;第二期產線投產之后,產能將進一步提升。“今年會在電子、能源等優勢應用領域繼續發力。此外,在汽車板塊將進一步加快落地節奏。”陳貴順說。
成立于2015年的達闥,是云端機器人創造者、制造商和運營商,其全球總部位于上海。在達闥位于閔行區馬橋的機器人廠區內,工作人員正忙碌地組裝人形服務機器人。達闥聯合創始人汪兵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公司在馬橋的生產基地可以實現規;慨a。”
柔性化趨勢顯著
制造業對數字化、智能化的要求不斷提高,柔性化趨勢愈發顯著。在這一過程中,一批新興機器人企業羽翼漸豐。(下轉A03版)